郑万全(59):天人合一通乾坤
时间:2025-09-09 10:4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在芜湖郑万全医院的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命与健康的对话。医院创始人郑万全,这位接诊过百万人次的医生,不仅用医术疗愈身体,更以诗歌叩击心灵。 2025年8月9日清晨,他写下诗篇《万全精神》:世上南北雨,东西天下水。皆是循环客,滋养不后悔。短短二十字,如一滴穿透时空的雨,既映照出自然循环的奥秘,也道出了人生奉献的真谛,将中国传统天人
作者:明骅英

在芜湖郑万全医院的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命与健康的对话。医院创始人郑万全,这位接诊过百万人次的医生,不仅用医术疗愈身体,更以诗歌叩击心灵。
2025年8月9日清晨,他写下诗篇《万全精神》:“世上南北雨,东西天下水。皆是循环客,滋养不后悔。”短短二十字,如一滴穿透时空的雨,既映照出自然循环的奥秘,也道出了人生奉献的真谛,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的肌理。
“世上南北雨,东西天下水”,开篇两句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图景。雨不分南北,水不论东西,它们遵循着天地间的循环法则——从云端落下,滋养万物,汇入江河,再蒸腾回归苍穹。郑万全以医生的理性洞察自然,又以诗人的感性捕捉规律:自然界的循环从无间断,正如人体的新陈代谢永不停止。他在诊疗中见过太多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失衡的生命——有人因熬夜透支精力,有人因焦虑扰乱心神,恰如雨水若失了时节,便会酿成旱涝。这两句诗看似写自然,实则在提醒世人:人生亦如风雨,唯有顺应规律,才能找到平衡的支点。

“皆是循环客”四字,道尽了人类在时空长河中的位置。我们与雨水、流水一样,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在循环中而来,随循环而去。郑万全在诊室里见证过无数“循环”:新生的婴儿带着啼哭闯入世界,垂暮的老人伴着安宁告别尘世;病痛的折磨让人跌入谷底,康复的喜悦又使人重获力量。这些经历让他深知,“过客”的身份并非消极的宿命,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知——正因为短暂,每一刻才更显珍贵;正因为循环,每一次付出才都有意义。
“滋养不后悔”是全诗的灵魂,也是“万全精神”的核心。雨水滋养大地,从不在意草木是否回报;流水滋养生灵,从不计较鱼虾是否感恩。这种无私,恰是郑万全从医数十年的写照。他见过家境贫寒的患者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愁眉不展,便悄悄减免费用;遇过深夜急诊的病人无人陪护,便守在床边观察体征。这些“滋养”从未求过回报,正如诗中所言“不后悔”。在这个强调功利、计算得失的时代,这种精神更显可贵——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时是否纯粹;真正的满足不在于收获多少,而在于滋养他人时是否心安。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实现了医学与哲学的完美交融。作为医生,郑万全让“循环”有了具体的生命载体——他知道人体的血液循环保卫着健康,正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维系着平衡;作为诗人,他让“滋养”有了艺术的表达——他将医者的仁心化作雨的温柔、水的包容。这种跨界的视角,让“天人合一”不再是古籍中的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实践:当医生以“滋养”之心对待患者,便是践行“医者仁心”;当个人以“循环”之理看待人生,便能坦然面对起伏。

在2025年的今天,《万全精神》的启示愈发清晰。科技的加速发展让人们习惯了“快”,却忘了自然的“循环”本是从容的;物质的极大丰富让人们追逐“得”,却淡忘了“滋养”的快乐。环境危机的警钟、人际疏离的困境,都在呼唤这种顺应规律、甘于奉献的精神。就像南北雨不会因城市扩张而停止落下,东西水不会因河道改道而放弃流淌,我们也不应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本心——做自然循环中负责任的“过客”,做他人生命里真诚的“滋养者”。
读《万全精神》,仿佛能看到郑万全在诊室与诗稿间穿梭的身影。他用手术刀解除病痛,用诗句抚慰心灵,两种看似不同的事业,实则源于同一种信念:尊重规律,善待生命。这或许就是“天人合一”的现代诠释——当人的精神与自然的法则相通,当个人的价值与万物的循环相融,生命便会如雨水般清澈,如流水般绵长,在“滋养不后悔”的践行中,抵达真正的“万全”之境。
- 上一篇:合肥市抢抓机遇提升新能源汽车消费能级
- 下一篇:唐口煤业督察“三重奏”释放“新”动能
相关文章
- 03-07怀宁县“诗歌春晚”在黄梅阁举行
- 06-03知名专家远程会诊破解招贤矿业地压困扰
- 01-04“机械化”为中煤矿建三十六处高质量发展注入
- 06-06安庆怀宁县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新标杆
- 10-30合肥市瑶海区十九大会议精神进社区
- 02-05怀宁县登记名木呵护“绿色古董”
- 11-23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安全生产实现1300天
- 01-09钱营孜矿创新工作室微创新增效5400万元
- 08-09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煤矿修旧利废应危机
- 05-29怀宁县“四零工作法”助推医保服务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