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跑出新材料产业赛道“加速度”
时间:2025-09-12 20:20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刘海燕孙岳杜辉欧
作者:刘海燕 孙岳 杜辉 欧成峰 看似普通的白色的粘土,实则是世界上稀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凹凸棒在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多个领域;经过一系列的工业魔法,不起眼的方解石经过淬炼,竟能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玻璃、陶瓷等多个行业;灰白色的天然石膏矿石经过精细化提纯,能用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热石膏板基材 皖北煤电集团
作者:刘海燕 孙岳 杜辉 欧成峰
看似普通的白色的粘土,实则是世界上稀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凹凸棒在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多个领域;经过一系列的工业魔法,不起眼的方解石经过淬炼,竟能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玻璃、陶瓷等多个行业;灰白色的天然石膏矿石经过精细化提纯,能用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热石膏板基材……
皖北煤电集团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抢抓安徽省加快布局万亿级新材料产业战略机遇,将功能性新材料作为产业发展重要一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新材料产业已形成钙基功能材料、硬石膏新材料、凹凸棒基新材料三大特色板块,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积蓄新能量。

凹凸棒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
凹凸棒基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
完善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机制。2025年4月皖北煤电完成并购后,拥有明光市80%以上的凹凸棒资源,3亿吨伴生的玄武岩以及优质膨润土等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在2025年3月的滁州市招商引资“春季攻势”行动中,皖北煤电与明光市成功签约了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安徽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重点打造的四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并针对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意见。这些政策从资源利用、产业集聚、基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动凹凸棒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皖北煤电2024年10月份成立了新材料开发办公室,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探明矿山资源,恒嘉新材料公司共拥有两宗采矿权。其中,巢东矿业保有凹凸棒资源量1173.84万吨,上覆玄武岩剥离物2.42亿吨;控股的兴东矿业保有凹凸棒资源量97.11万吨,上覆玄武岩剥离物605万吨;参股的兴鑫矿业保有凹凸棒资源量201.99万吨,上覆玄武岩剥离物4450万吨。

深加工厂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
推进加工厂建设,现有凹凸棒和玄武岩两处加工厂,其中,凹凸棒加工厂占地面积77亩,建设3条生产线;玄武岩加工厂占地82.7亩,建成了1条年产200万吨玄武岩高料生产线和1条年产200万吨玄武岩普料生产线,这些加工厂为后续的生产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基建工程稳步施工,巢东矿业每年30万立方米技改扩建项目基建目前正在施工,该项目设计有4个采区。目前一采区正在进行基建施工,计划2026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全力构建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规划依托官山矿区丰富的凹凸棒和玄武岩资源优势,全力构建“矿、园、廊、港”四位一体的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开采矿山基地,严格按照“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建设目标。引入先进开采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建成兼具生态效益与生产效能的标杆基地,实现年开采凹凸棒30万立方米、玄武岩800万吨的规模。
扎实推进加工厂技改工作,对玄武岩生产线的全面收尘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计划2026年4月30日完成。同时,对现有的3万吨/年低粘凹凸棒生产线进行局部改造,达到每年3万吨吸附级粉体的生产能力,计划2025年11月底完成。
在矿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上,将围绕凹凸棒这一优势资源,布局胶体级通用粉体、分子筛、增稠悬浮剂、抗盐粘土等精深加工产品生产线,推动优质矿产资源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同时,配套建设高档玄武岩骨料加工生产线,打造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好资源”向“好产品”的有效转化。
下一步,该集团还将规划建设长约3公里的运输廊道,这条连接玄武岩加工厂与码头的“绿色动脉”,年设计运输能力可达1000万吨。它不仅能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更能减少扬尘污染,让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将深度参与七里湖码头的港口建设。一期工程将重点打造年吞吐量达620万吨的散货码头,并同步建设集仓储、装卸、出货栈桥于一体的津里港口物流园区。依托淮河这一黄金水道,打破地域限制,使产品能够顺利对接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真正实现“通江达海、货通天下”的销售目标。

石膏粉装卸车间
大力发展钙基功能材料产业
2024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与青阳建设投资集团完成安徽国风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国风非金属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并购,皖北煤电集团、青阳建设投资集团分别占股80%和20%,获取华东地区优质方解石资源1.4亿吨,占安徽省已探明方解石储量约40%。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长三角地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钙基材料产业基地及高端功能新材料产业园。
国风矿业公司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区北部,公司拟建设年产200万吨方解石原料自有矿山开采、地下廊道运输工程和钙基新材料深加工厂。地下廊道于2024年12月26日开工,预计2025年11月贯通;矿山计划2025年10月开工,建设工期24个月;深加工厂计划2025年9月开工,建设工期14个月。其中自有矿山建设及绿色廊道运输工程一次建设完成,钙基新材料深加工厂分三期建设:一期为每年60万吨;二期产能为每年60万吨;三期产能为每年80万吨,总产能200万吨。截至9月初,国风矿业年产200万吨钙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地下廊道完成进尺1215.5米;矿山、深加工厂分别通过开工许可16项和13项审批手续。

石膏产品化验室
硬石膏新材料加速转型
安徽省恒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建成投产,拥有优质硬石膏资源约18亿吨,是国内硬石膏深加工产品及复核材料基地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石膏原矿、200目石膏粉、超细粉体化工填料,主要应用于建筑、建材、化工等行业。
恒泰公司以战略定力聚焦发展重点,以创新精神攻坚关键技术,全力推动矿井开采与产品深加工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纵深开拓,筑牢资源根基。恒泰公司-400m以下采矿延深技改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截至目前,-442m水平延深工程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安全设施已于2025年6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公司向地下深层资源的安全、绿色、高效开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发展新动能。恒泰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引擎,积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构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全力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三大核心研发项目齐头并进,为公司未来产品矩阵升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产学研用”的合作创新带来的是研发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具有延伸技术的产品和知识产权,逐次推动新产品进入市场,提高企业效益。
精深加工,打造价值高地。在筑牢资源根基的同时,恒泰公司大力推进产业价值链延伸。针对硬石膏资源的深度开发,多元化硬石膏超细粉产品项目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及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与审查工作。当前,项目即将进入规范化招标程序,我们将有序推动超细粉生产线的建设,旨在将优质矿石资源转化为具有更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开辟新的增长极。
技术攻坚,驱动提质增效。面对生产中的痛点,公司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精准聚焦“磨机效率低”问题。通过系统性试验,调整研磨体配比与级配,优化研磨工艺参数,旨在显著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本轮技改力争在下半年实现台时产量的有效提升,以技术突破实现降本增效。
智能赋能,构建智慧矿山。公司深化智能化系统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一方面,加快推进-442m水平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建设,实现人员定位、安全监控与通讯联络的全覆盖,本质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着力构建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已为磨机主电机等关键核心设备加装了在线负荷监测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与预警,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防护”,大幅降低意外停机风险,保障生产连续稳定。
下一步,皖北煤电将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地企携手,立足矿山开采,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精耕产品深加工,积极推进智能开采和绿色生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实现投产创效,努力打造标杆企业。
- 上一篇:看世界,东航合肥浦东航班9月17日起加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5-17中阳华润联盛苏村煤业调研皖北煤智能公司
- 02-01怀宁县一贫困群众为回馈社会捐献眼角膜
- 07-09“全球英才合肥行”首场活动迎来中国科大全球
- 03-08铜冠(庐江)矿业积极部署经营工作
- 10-15怀宁县开展党员志愿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 09-27淮北矿业集团生产装备分公司手机“住”进保管
- 05-26特别策划:“六稳”“六保”显担当 安徽华源医
- 11-14合肥东部新中心区域价值发布暨宜居价值论坛成
- 04-04海孜矿安全教育开启“心常态”
- 08-12孙疃矿为升学宴、谢师宴注射廉政“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