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江淮硅谷”
【记者张骅郝玲合肥报道】11月12日,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获悉,今年以来,该区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西部组团建设,坚定不移地关注和改善民生,经济跨越增长,产业加速集聚,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提前一年实现千亿目标,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跃升至第12位,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
1-9月,初步核算,合肥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24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实现规上产值512.2亿元(全口径703.8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34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25.3%;1-9月累计完成招商引资总量121.62亿元,同比增长15.45%,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同比增长54.39%。
搭建平台完善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高新区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基本建设服务。面向全球吸引优质创新资源,中国通服、深圳迈瑞、龙芯中科等10家企业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先研院,与中科院合作建立4个高水平研发中心,与阿里巴巴等3家企业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国移动、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共建5家联合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院全部建成后,将集成中科院100多个研究所的科技成果,以及中科大学、科学岛每年数千名硕士、博士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并在科研的同时就地转化为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江淮硅谷”。
强化院校合作。与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已成功推动科大讯飞、科大智能、安科生物等企业上市,并建立了科大立安、科大恒星、量子通信等一批企业上市的强大梯队。
加快孵化器建设。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千家,创业就业人员1.8万人,毕业企业600多家。同时,建设微电子设计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广告创意产业园等专业孵化器。目前,国家家电质量检测中心即将投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安徽分中心、安徽省大型科技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动漫渲染平台二期等正在建设。
推进科技融资。以推进企业上市为重点,构筑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上市融资、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融资体系,推进科技与金融的合作。设立天使投资(首期3000万元)和“创新贷”(首期6000万元),鼓励初创企业发展,18家企业获1800万元贷款,帮助5家企业吸引风投近2亿元。目前,区内已上市企业14家,在A股市场募集资金70.35亿元。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共有70家,其中15家被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市后备企业”。
集聚高端人才。合肥高新区组建了“安徽省高新科技人才市场”,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招聘活动和各类人才培训,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已有10家海归创业项目落户高新区,全区培育和引进的“千人计划”人才增至6名,企业院士增至9名,13个团队获得安徽省择优资助、回国创业等人才资金支持。
优化结构建设产业高地
分类扶持,集群发展。合肥高新区实施“重点企业发展计划”、“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频节能技术与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以格力、美的、三洋等为代表的千亿家电产业集群;以长安汽车、大陆轮胎、日本NSK等为代表的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晶澳、阳光电源等为代表的千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四创电子、量子通信、美亚光电为代表的500亿级公共安全产业集群;以科大讯飞、赛为智能等为代表的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着力形成2个以上在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为王,高端引领。合肥高新区坚持产业导向,错位发展,以智能家电、新能源、电子信息、公共安全、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主攻方向,制定产业规划。坚持重点突破,按照“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招商思路,盯紧抓牢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的重大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高端迈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设计创意机构的引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根植性。
营造环境打造科技新城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环境的高标准要求,合肥高新区正在建设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创新人才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人居环境优美,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色的现代科技新城。
提升基础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的建设,重点推进核心区富绅五星级酒店、祥源城市综合体、志荣四星级酒店、公租房、安医附院高新医院、合肥七中新校区、中加国际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推进产城融合。
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入驻有动漫和服务外包企业260余家,从业人员6100人,成为全省创意文化产业最集中的区域;同时,发挥坐拥一山两湖(大蜀山、王咀湖、柏堰湖)的环境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绿色景观,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提升服务效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形成精干、统一、扁平化、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建设便捷、高效、规范、指导有力、管理有限的政务环境和公平、有序、低成本、国际化的商务环境。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按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思路,对企业厂房等基本建设主动采用“代建制”,以便企业集中力量抓好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工作,确保项目快建成、早见效。
- 05-21来安县50名中青年干部赴苏州集中“充电”
- 07-02来一场带劲的旅游,暑期自驾游首选第二代瑞风
- 03-31怀宁县巾帼演绎嫁出去的姑娘笑声脆
- 11-25淮北矿业许疃矿前9个月盈利5.53亿元
- 01-28解读涡北选煤厂“牛气冲天”的智能选煤
- 10-16合肥获赞无数,瑞风S2有何过人之处?
- 08-02淮北双龙矿业通风区区务公开常态化
- 09-14【管理探讨】国有企业人才选拔要“赛相结合”
- 02-03下好四招棋 皖北煤电定点帮扶全力“防返贫”
- 02-13淮北矿业亳州煤业欢乐祥和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