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革命式”课题攻关结硕果
时间:2013-07-0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细算“加减法” 精做“五优化”
【李继锋宿州报道】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钱营孜矿组织技术人员,对岩巷掘进进行“革命式”课题攻关,从人员优化、炮眼部置、爆破参数、出矸系统等环节入手,通过细算加减法,精做五优化,月进尺有120米左右提升到160米以上,每米巷道成本下降了883元,并降低了矿工劳动强度,杜绝了撇钩延点现象。
钱营孜矿在梳理开拓施工工序时,发现打眼所需时间较长。这个矿在迎头配备足够数量功力大的风锤和锚杆钻机同时,给迎头增加人员,增加风锤数,每作业循环缩短打眼时间40分钟以上。认真做好炮眼定位,杜绝超挖和欠挖,缩短巷道修整时间,各工序之间的科学衔接,推进平行作业,保持了大断面岩巷进尺连续性。
这个矿对爆破图表进行修订,将炮眼数由96个降到76个。在爆破管理中,以往从装药到爆破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通过优化工序流程,减少了装药时间,现场安排人员对上部眼和下部眼同时装药,装药时间缩短30分钟。进尺由原每茬炮平均1.8米提升到2米,每圆班进尺平均提高了0.6米。
为了减少移扒矸机需铺设轨道的时间,钱营孜矿通过在皮带机尾安装慢速小绞车,利用慢速绞车自拉自的原理,在不需要铺设轨道的情况下带动扒矸机和皮带共同前移,通过改造,使以前每次铺设轨道移扒矸机需要48小时,现在只需要21个小时。同时,优化出矸系统,采用扒矸机后跟皮带经卸料斜槽直接进入矿车,增加出矸与打眼和支护平行作业时间。
这个矿根据地质条件、围岩性质等具体,推出差异化支护,调整锚杆间排距,将锚杆间排距由800×800毫米拓宽为800×900毫米,顶板锚杆采用2.4米,帮部锚杆采用2米,喷浆厚度由100毫米降为90毫米,在确保支护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支护时间和材料成本。
通过“五路并进”的措施,钱营孜矿推行新工艺,精细管理,强化生产组织,6月份在西三轨道巷进尺突破160米,超计划30%,节约成本14万元,实现了安全、高效、快速掘进,创出集团公司岩巷掘进新纪录。 相关文章
- 03-25全国首创市场占有率奖励!合肥高新区“专九条
- 08-14怀宁县项目建设激增县域经济“弹射力”
- 07-01浅谈加强企业制度执行的思路和方法
- 03-21怀宁县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 05-18洛河发电厂“文武双修”推进女职工队伍建设
- 01-17合肥市瑶海区让农民工子弟学非遗迎新春
- 03-31“四步走”,华塑股份打造班组“新天地”
- 10-30海孜矿扎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篱笆”
- 07-08探索“造物”时代,和晨生物落地合肥高新区
- 06-09中铁四局衡阳商会项目部在外游人的端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