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短视”才有“大作为”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不“短视”才有“大作为”

时间:2013-07-1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胡云峰 /
 
    近日,《工人日报》就班组维修工“爱换不爱修”这一习惯,可能影响到一代维修工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指出:“爱换不爱修”这一坏习惯有可能让班组维修工长期处于技术的末端,离真正意义上的“维修”越来越远!笔者认为:在“爱换不爱修”的背后,是维修工的“短视”思想作怪,只有摆脱这一错误思想的羁绊,班组维修工才能有“大作为”,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组维修工。
    首先,班组维修工的“短视”思想体现在劳动报酬对比上,总认为自己有技术,劳动报酬却远不如技术含量低、靠体力吃饭的一线职工,这一情况在煤矿这样的行业尤为突出。采煤过程中遇到机电故障,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一个好的电工很快就能将问题解决,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这让有技术的维修工在当时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数票子时却感到无奈和心酸。
    其次,班组维修工的“短视”思想还体现在怎么方便怎么干。维修和换件相比,当然是换件方便,这让部分维修工在处理故障时,养成了用“换件”赢时间的习惯,表面看起来,处理问题的时间缩短了,实则不利于维修工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
第三,班组维修工的“短视”思想还缘于“进步”慢,有的老维修工,认为自身技术过硬,但却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心理失衡,导致不愿意继续钻研技术,消极思想促使“爱换不爱修”的消极行为频繁发生。
    第四,班组维修工的“短视”思想还体现在安于现状。随着技术进步,插件成了很多安全生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过去接触插件较少,插件维修就成了很多维修工的技术空白,于是找出故障原因,一换了事,就成为了很多维修工的习惯,在插件这个新的知识点上,大多数维修工不愿意多做钻研,以致维修技术停滞不前。
    不论是什么原因,维修工的“短视”行为都要不得,作为维修工要意识到,自身的工作是有技术含量的,只要沉下心来钻研,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而要有“大作为”,必须不“短视”。
    要摆脱“短视”思想的束缚,维修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即便自身技术再过硬,也只是处于辅助的位置,没有一线职工用辛勤的汗水生产产品、创造效益,一切都等于零,而通过自身的努力,缩小甚至超过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也绝非完全不可能;其次,维修工还要认识到,长期“爱换不爱修”害的是自己,多花点时间维修,把技术练的棒棒的,才是企业亟需的“香饽饽”,才能通过劳动获得尊重;第三,“是金子总是要发光”,是爱技术,还是爱“官位”,维修工要做一番权衡,在技术上“非你不可”的时候,恐怕离“非用不可”也就不远了;第四,维修工还要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不能在“爱换不爱修”的安逸中陶醉,一旦有人率先用努力打破“爱换不爱修”的怪圈,恐怕日子就没那么安逸了!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班组维修工的“短视”行为,正是维修工“爱换不爱修”的“元凶”,只要我们的班组维修工不再“短视”,变“爱换不爱修”为“爱修不爱换”,在维修岗位这一广阔天地中,还是大有作为的!(作者系百善矿宣传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