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经开区建成启用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经开区建成启用

时间:2016-01-11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建设我国唯一多灾种耦合实验平台,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揭幕
作者:张骅 郝玲
 
    1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落成启用仪式暨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揭幕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新建成园区举行。该院是由清华大学和合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从此,全球最顶尖的公共安全研究机构,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南艳湖畔。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必方;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出席仪式。启用仪式上,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分别致辞。
    清华大学总会计师王守军,科研院院长周羽,工程物理系主任陈怀壁,校地合作办公室主任李志华,工程物理系副主任王忠、王学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正航,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燕来等出席启用仪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韶春,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刘莉,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建,省创新办副主任夏辑;合肥市领导汪卫东、韩冰、韦戈、王翔,以及合肥经开区、合肥市直有关部门和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负责人等出席启用仪式。
    张庆军代表合肥市委、市政府,对出席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落成启用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对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落成启用表示隆重地祝贺,对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对合肥市及清华合肥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他在致辞中说,自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建设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协议起,仅仅两年时间,研究院从筹备设立、规划设计到开工建设,直至今天研究院投入使用,体现的是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清华的务实、合肥的速度,以及合作各方的决心与信心。清华合肥院的团队没有辜负合肥人民的期望,在园区仍处于建设阶段就启动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清华启迪科技城等项目也相继落户合肥。希望清华大学加大对清华合肥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地将各种尖端科技成果引入合肥,打造世界一流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引领全国乃至全球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合肥市委、市政府将强化保障措施,全面加快步伐,继续为清华合肥院后续运营工作及清华其他在肥项目做好服务。
    程建平代表清华大学感谢安徽省和合肥市对省校合作的高度重视。程建平在致辞中说,清华合肥院顺利落成,标志着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及合肥市的合作走向新的阶段。程建平表示,清华合肥院要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着眼全局,整合清华校内有关专业优势力量,组织跨学科专家学者,深入系统开展国家安全的研究;要根据省校需求,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地方政府支持为后盾,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科技、教育优势和品牌影响等软实力,融合多领域的尖端技术、资源,引导相关产业整合,锁定产业链的上游和高端,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园区,形成公共安全研发转化的特殊文化氛围,使合肥市成为公共安全产业重要的聚合地;建设公共安全科研和产业平台,培养一批公共安全领域优秀人才,聚集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先进研究成果和应急救援装备服务社会,对世界的公共安全技术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要以开放性思维、国际化眼光实现跨越发展,争取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公共安全学科群、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基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形成我国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目前,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在合肥市启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该项目运用先进物联网建设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针对合肥市城市公路桥梁、燃气管网及供水管网建设设施运行实时监测系统。
    据悉,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占地面积114亩,规划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建设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主要建设一个智库、八个实验平台、一个孵化中心。通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集聚公共安全领域科技、人才和资本要素,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基地。
 
相关背景材料: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到来,人群聚集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更加高端。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疫情等突发事件,受影响的将是数以千计、万计的人群。在国际,公共安全肇始于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在国内,公共安全起步于2003年SARS疫情之后。从那时起,清华大学开始着手研究公共安全课题并获得国家认可,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院,成为国内起步最早、级别最高、成果最大、最具权威的公共安全研究机构。
    公共安全涉及四大方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主要是关注三个层面,分别是人的安全、物的安全、社会预警系统。实现公共安全,必要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安徽,是全国第一个将公共安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份。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就承担着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使命。
    那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到底做什么呢?按照“认识灾害规律、躲避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的思路发展公共安全装备,以研究院为平台,整合人才、安全专家和制造企业发展公共安全产业。2013年12月30日,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成功签约,决定联合建设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选址位于合肥经开区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一期占地面积约114亩,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一个智库、八个实验平台、一个孵化中心。通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集聚公共安全领域科技、人才和资本要素,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基地。五年内,将吸引和孵化20~30家公共安全行业企业,形成年产值约50亿元的公共安全产业园区,聚集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
    为建设这样一座全球顶尖的公共安全研究机构,合肥经开区拿出了绝版核心好地块。南艳湖、翡翠湖,恰似两颗明珠,又如两只眼睛,翡翠湖已经成为高校聚集的文教胜地,南滟湖一直保留未予开垦。多年来,许多地产商盯着南艳湖望眼欲穿,但合肥经开区始终不为所动,他们有着更高远的思考与追求。如今,南艳湖这片宝地终于盼来了心仪已久的窈窕君子——清华。
    据联合建院协议,清华合肥院所有功能建筑由合肥经开区负责建设和装修。为了早日建成这一高端平台,合肥经开区抽调精兵强将驻扎工地,全程现场办公,从前期设计、招投标,到后期研究院工程项目代建,付出了辛苦努力,使研究院的专家们得以集中力量做产品研发、高级人才储备、市场开拓等工作,为清华合肥院的迅速启用创造了条件。
    公共安全研究,必须要在多种极端环境下做实验。例如普通的无人机,在南方可以正常工作,到北方零下40度环境下,飞机或能正常飞行,但是摄像头可能就会停止工作。因此,研究高寒地区救援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环境。清华合肥院亮点建筑——综合实验大楼,将建设我国目前唯一的多灾种耦合实验平台,可实现1-80 米/秒风速、-40℃~70℃的温度、10%-95%的湿度、500-1200瓦/平方米日照、持续2小时0-250毫米/小时的降雨和0-150毫米/小时降雪强度的综合环境模拟,其结构复杂,设计与施工难度极高。合肥经开区与清华大学深知这一平台设计招标的重要性,从众多参与投标、规划的备选方案中,反复比对筛选,精心考量,最终于确定了由国内最先进的风洞设计机构——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标,平台随即投入建设。
    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全国顶尖高校,清华大学为何选择合肥,建设这样一个高精尖、高大上的新兴科研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在人才、政策、环境方面的条件都是一流的。找了好几年,最终选择合肥也是双方共同的认知。合肥发展已经到了一定水平,能够提供很多其他地方做不到的条件,在高新技术孵化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和条件,合肥的科技扶持政策在全国做得最好,科技政策奖励从来不打折扣,而且能做到快速兑现。
    那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呢?可以说,高精尖、高大上、颠覆传统、石破天惊,是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最大特点。以污染溯源技术为例,八百巢湖里一眼望不到边,有哪些企业的污水排到巢湖,现在谁都不知道。未来,清华合肥研究院的污染溯源技术可以帮我们找到污染源。有专家表示,“从巢湖里舀一瓢水,检测一下就能知道是哪家企业排的污。”
    唯有创新,赢得未来。据测算,全球每年因地震、火灾、泥石流、洪水、危险品泄漏、爆炸、疫情等公共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占GDP的5%,造成人口伤亡约3000万人。因此,做好公共安全行业不仅在全球拥有几千亿的市场前景,而且对将提高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