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全国人大代表、住皖全国政协委员献计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6-03-0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黄娜娜彭旖旎 汪乔 杨玥玥 王冰燕 李旭

2016两题图02
全国两会期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这项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五大任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如何“对症下药”?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去产能。由于市场的需求下降,供给也跟着下来了,这就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比如钢铁、煤炭等产业。”郑永飞代表分析当前钢铁行业市场,低质量的很多,高质量的优质钢铁不多,这需要钢铁生产企业具有市场前瞻性。“一个企业要看到5年、10年甚至30年以后的市场需求,找准了需求,才知道该投入什么力量,研究生产什么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看来,去产能过程中,要对中小企业开展精准扶持。当前结构调整后,产能过剩,有些企业生产的是市场不需要的产品,面临销售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结构转型调整中,困难很多。“尽管出台很多扶持政策,但是实际工作中,有不够精准的感觉。希望政府加大政策落实督查、精准扶持力度,让中小企业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为安徽的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去库存这方面安徽可能相对于其他省好一些,去产能还是需要继续加大的,比如像钢铁、煤炭结构都需要调整。那么向哪个方向调整呢?”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霞说:“安徽的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应该向高科技领域发展。公共服务方面我们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不足的,要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方面发展的空间也非常大,在开发利用运营模式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认为,教育领域也有产能过剩、结构不优的问题,可以同样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和方法。“比如学科应该如何建设,专业结构应该如何调整,专业培养模式如何设计,人才培养完了以后如何能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李和平认为,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学科调整、专业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模式、方法上大力改革,使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整个结构性转型的需要。
- 上一篇:安徽代表团拟提交13件建议
- 下一篇:余渐富委员: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
相关文章
- 10-21关超:中铁四局一公司幸福家园的“快递员”
- 03-04中铁四局一公司某目部“惊艳”职代会
- 11-19百善矿党委“三围”“三抓”做实矿井转型大文
- 01-29合肥庐阳区大杨镇爱心“手拉手”快乐过寒假
- 12-30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朝源煤矿做实矿区思政工作
- 08-20皖北煤电七年定点帮扶路贫困村旧貌焕新颜
- 11-22欧姆龙携“新自动化”创想首次亮相合肥家博会
- 01-08稳扎稳打,皖煤矿业紧弓满弦冲刺年末岁尾
- 02-18雷鸣科化公司工会情系广大职工暖意融融
- 01-27安徽中煤新集阜阳矿业固定队抗风雪保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