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构建“橄榄型”劳模创新体系
时间:2017-06-08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成为打开员工智慧“金钥匙”
作者:李继峰 李提岭
日前,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喜讯频传:该矿邵明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多功能矿用材料运输专用车、道口自动报警系统和矿车定位跟综系统等多项技术被推广应用,创造效益300多万元。去年以来,工作室合计接待了先后有河南、山西和黑龙江等省的860多人次的观摩学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邵明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该矿运输区副区长邵明建于2014年1月领衔创建的。成立3年来,共完成9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并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2015年,被淮北市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集团公司创效最大的劳模工作室,成为一个先进典型、创建标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带动职工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生产现场找灵感,在工作室找对策,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凝聚作用,现在已有23个爱钻研、勤动手的年轻人,聚在邵明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起搞创新。
如今,在该矿井下的所有采场运输系统,转载点5米内有人施工,设备都不能送电开启。这是淮北市劳模——张金钟的创新成果。张金钟在学习一起事故案例中得到启发:在转载点附近成为事故多发处,如果安装热感应断电装置,有人员作业,设备断电报警,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有思路就有出路,张金钟带着创新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金钟人体感应自动报警仪”,投入使用2年来,从未有过事故发生。
钱营孜矿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当做打开员工潜能量的“金钥匙”,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更多一线职工参与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窍门活动。各个工作室“五小”科技创新成果呈井喷式涌现。截止目前,已建成邵明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19个创新工作室,各个工作室下设了创新创效创效岗82个,骨干成员达到311人,覆盖了9个专业、1300多名职工,构建起从顶层专家到中层骨干,再到一线员工的“橄榄型”创新体系。
- 上一篇:合肥市瑶海区城管开展爱心护考行动
- 下一篇:【中铁四局员工心路历程】感受思念
相关文章
- 04-24唐口煤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招频出
- 04-18合肥市瑶海向孩子讲解国家安全相关知识
- 08-02怀宁县以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渡难关
- 09-01向乱象“亮剑”,怀宁县规范殡仪服务市场行为
- 05-26中铁四局一公司幸福食堂飘出“家”味道
- 05-21合肥市瑶海区建立“两学一做”党员家庭教育点
- 11-28怀宁县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刷爆朋友圈
- 12-24怀宁县“幸福之水”惠万家
- 02-28钱营孜矿矿长陈鹏认真执行《总局铁七条》
- 09-08华塑股份“新时代传习”往深里走实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