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杂谈】浅谈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1-01-15 23:07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徐建文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时代向前飞速发展,并重塑着各行各业的业务模式、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时代向前飞速发展,并重塑着各行各业的业务模式、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详细描述了淮北矿业集团的实践和成效,同时也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炭产业 数字化 转型
1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2017 年“数字经济”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建设数字中国。近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3。其中,产业数字化呈加速增长态势,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29%。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放大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提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很多煤炭企业缓慢进入其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亟须利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对煤炭产业而言,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尤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 淮北矿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致力于打造“智慧淮矿”“云上淮矿”“数字淮矿”,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渐走在了煤炭企业前列。
2.1 大力推进生产智能化,着力打造“智慧淮矿”
淮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经过6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采场逐渐向深部转移,灾害威胁、安全风险、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可以改变。对此,淮北矿业集团坚决破除“唯条件论”思想,旗帜鲜明提出“越是条件差越要发展智能化”,大力实施“四化三减”“两智一控”,与四川航天联合成立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中心,深度参与智能化开采设备研发、技术创新,先后建成杨柳煤业中厚煤层、朔里矿业薄煤层等1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桃园煤矿、孙疃煤矿建成2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特别是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工艺达到“煤厚即采高”的要求,资源回采率达97%以上,解放了淮北矿区4亿多吨薄煤层资源。淮北矿业集团认真践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理念,坚持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大力推广应用井下智能巡检机器人、煤矿智能选矸系统、手选除杂机器人、火车车皮清扫机器人、铁路智能装车等智能化装备,有效替代繁重的人工操作。
同时,大力推进智慧矿山、智能化工厂建设,建成煤矿二维GIS“一张图”、设备故障诊断以及朱仙庄煤矿三维建模与可视化、信湖煤矿井下无线物联网等智能化系统,基本建成临涣、涡北智能化选煤厂以及临涣焦化、华塑公司、雷鸣科化智能化生产车间,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走出一条用人少、效率高、安全好的发展道路。
2.2 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着力打造“云上淮矿”
淮北矿业集团经过60多年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煤炭采选企业发展成为以煤电为一体,煤化工、盐化工为两翼,金融、现代服务、现代物流统筹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在多产业结构、多区域分布、多产业链条的发展格局下,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必须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认真编制并实施《“十三五”两化融合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成了覆盖集团本部到基层单位的万兆骨干环网、“淮北矿业私有云中心”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开发出涵盖行政办公、安全生产、经营管控等19类45项应用,集采集、存储、分析、运用为一体的“集团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真正做到平台以外无应用、应用以外无业务。
借鉴政府服务大厅运营模式,建成运行集团快捷综合服务中心,实现面向基层的80余项业务线上办理,做到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路”,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开发建设并应用“智慧党建云平台”,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学习考核全部在线运行,真正把组织建在“云端”,把党员连到“网上”。同时,开发配套APP,让所有业务均能通过手机在“云端”办理,实现人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无缝交互。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倡导机关职能部门人员居家办公、网络办公,利用视频监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水文、瓦斯、矿压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有力保障疫情期间企业生产运行稳定,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
2.3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化,着力打造“数字淮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坚持数据资源化、管理平台化、利用科学化,建成运行以运营管控、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共享四大专业应用平台为主的大数据中心,为集团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托运营管控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盈利能力预测、经济运行分析、产选销运协同分析、采购分析等12个分析模型,有效提升了经营管控精度、响应速度;依托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各单位生产现场人、机、物、环以及危险源等数据要素,实现安全生产全时段、全覆盖管控;依托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全面采集集团职工“档案、考勤、谴调、薪酬”四大要素状况,对职工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实时分析,为集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效能提供了数据参考;依托财务共享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业财资税”一体化财务共享体系,实现集团所有单位财务业务集中管理、在线办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管控力度、风险防范能力。
3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和建议
3.1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规划引领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与规范,导致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出现方案不科学标准不统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数字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融合层次不深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建设运维,让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有规范可循、有标准可依。
3.2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人才支撑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2020年ICT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已经接近1100万,且伴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加速,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尤其对于传统煤炭产业,数字化人才更是“奇货可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相关政策,组织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再教育深造、委托培养、定期培训等方式,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3.3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加大政策扶持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升级仍然主要依赖自筹资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统筹利用好现有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的基础上,以适当的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和支持更多煤炭产业特别是中小煤炭产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行列;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国有资本收益返还等方式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保障。
作者简介:徐建文,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安徽濉溪人,政工师,现为淮北矿业集团办公室秘书室主任。
关键词:煤炭产业 数字化 转型
1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2017 年“数字经济”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建设数字中国。近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3。其中,产业数字化呈加速增长态势,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29%。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放大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提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很多煤炭企业缓慢进入其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亟须利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对煤炭产业而言,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尤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 淮北矿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致力于打造“智慧淮矿”“云上淮矿”“数字淮矿”,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渐走在了煤炭企业前列。
2.1 大力推进生产智能化,着力打造“智慧淮矿”
淮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经过6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采场逐渐向深部转移,灾害威胁、安全风险、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可以改变。对此,淮北矿业集团坚决破除“唯条件论”思想,旗帜鲜明提出“越是条件差越要发展智能化”,大力实施“四化三减”“两智一控”,与四川航天联合成立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中心,深度参与智能化开采设备研发、技术创新,先后建成杨柳煤业中厚煤层、朔里矿业薄煤层等1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桃园煤矿、孙疃煤矿建成2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特别是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工艺达到“煤厚即采高”的要求,资源回采率达97%以上,解放了淮北矿区4亿多吨薄煤层资源。淮北矿业集团认真践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理念,坚持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大力推广应用井下智能巡检机器人、煤矿智能选矸系统、手选除杂机器人、火车车皮清扫机器人、铁路智能装车等智能化装备,有效替代繁重的人工操作。
同时,大力推进智慧矿山、智能化工厂建设,建成煤矿二维GIS“一张图”、设备故障诊断以及朱仙庄煤矿三维建模与可视化、信湖煤矿井下无线物联网等智能化系统,基本建成临涣、涡北智能化选煤厂以及临涣焦化、华塑公司、雷鸣科化智能化生产车间,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走出一条用人少、效率高、安全好的发展道路。
2.2 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着力打造“云上淮矿”
淮北矿业集团经过60多年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煤炭采选企业发展成为以煤电为一体,煤化工、盐化工为两翼,金融、现代服务、现代物流统筹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在多产业结构、多区域分布、多产业链条的发展格局下,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必须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认真编制并实施《“十三五”两化融合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成了覆盖集团本部到基层单位的万兆骨干环网、“淮北矿业私有云中心”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开发出涵盖行政办公、安全生产、经营管控等19类45项应用,集采集、存储、分析、运用为一体的“集团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真正做到平台以外无应用、应用以外无业务。
借鉴政府服务大厅运营模式,建成运行集团快捷综合服务中心,实现面向基层的80余项业务线上办理,做到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路”,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开发建设并应用“智慧党建云平台”,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学习考核全部在线运行,真正把组织建在“云端”,把党员连到“网上”。同时,开发配套APP,让所有业务均能通过手机在“云端”办理,实现人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无缝交互。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倡导机关职能部门人员居家办公、网络办公,利用视频监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水文、瓦斯、矿压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有力保障疫情期间企业生产运行稳定,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
2.3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化,着力打造“数字淮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坚持数据资源化、管理平台化、利用科学化,建成运行以运营管控、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共享四大专业应用平台为主的大数据中心,为集团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托运营管控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盈利能力预测、经济运行分析、产选销运协同分析、采购分析等12个分析模型,有效提升了经营管控精度、响应速度;依托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各单位生产现场人、机、物、环以及危险源等数据要素,实现安全生产全时段、全覆盖管控;依托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全面采集集团职工“档案、考勤、谴调、薪酬”四大要素状况,对职工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实时分析,为集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效能提供了数据参考;依托财务共享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业财资税”一体化财务共享体系,实现集团所有单位财务业务集中管理、在线办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管控力度、风险防范能力。
3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和建议
3.1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规划引领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与规范,导致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出现方案不科学标准不统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数字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融合层次不深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建设运维,让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有规范可循、有标准可依。
3.2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人才支撑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2020年ICT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已经接近1100万,且伴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加速,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尤其对于传统煤炭产业,数字化人才更是“奇货可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相关政策,组织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再教育深造、委托培养、定期培训等方式,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3.3 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加大政策扶持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升级仍然主要依赖自筹资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统筹利用好现有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的基础上,以适当的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和支持更多煤炭产业特别是中小煤炭产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行列;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国有资本收益返还等方式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保障。
作者简介:徐建文,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安徽濉溪人,政工师,现为淮北矿业集团办公室秘书室主任。
相关文章
- 08-18【论道】煤矿安全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01-15【理论杂谈】浅谈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
- 09-04【论坛】谨防乔装改扮后的形式主义卷土重来
- 06-15【杂谈】关于进步与退步的思考
- 08-29【论道】“将坏事变好事”是对企业最大的忠诚
- 07-07上海车展喧华之下的暗流涌动
- 09-30【论道】班组长要把自己当回事
- 07-07新常态下产业升级园区巧着力
- 12-28理论:中国制造需要培育工匠精神
- 10-19【论道】节后更要绷紧“安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