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呼吁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
时间:2021-03-10 21:0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三农”问题是“十四五”规划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相关部门对机修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强,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缺乏新的发展理念,造成机修场地严重缺乏,制约和影响农机化的健康发展。
声音
“三农”问题是“十四五”规划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相关部门对机修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强,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缺乏新的发展理念,造成机修场地严重缺乏,制约和影响农机化的健康发展。

李祥斌
据李祥斌分析,从目前现状来看,机修用地缺乏是农机化发展和机修工作的一个“短板”。没有维修场地,机修人员在恶劣环境下作业,严重影响机修效率。机修用地规划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妥善解决,这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绊脚石”。
李祥斌认为,解决机修场地规划问题,注重机修场所的环境建设,是立足为农业生产服务,是确保农业生产,确保获得农业丰收的客观要求,也是“三农”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配套的基础性工作。这就需要党政部门,深入了解,认真研究,统筹协调。解决机修用地问题,加强农机维修保养,提高农机设备使用效率,达到为农业生产争时间,抢速度,防灾害,保丰收的目标。对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盼望引起相关党政部门的重视,只有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李祥斌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强烈呼吁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
1、解决机修场地确保农机维修是党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机修行业普遍存在场地缺乏的“短板”,造成机修难的问题。要把为农业生产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解决机修场地、确保农机维修、增强机修活力、提高农机效率、夺取农业丰收是党政部门不可懈怠的责任。
2、“农机医院”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驾护航”。农机化发展离不开 “农机医院”和 “农机大夫”。机修受场地制约,有毛病的农机“求医无门”或“病急乱投医”,严重影响农机化的健康发展。规划建好“农机医院”,让农机住上院、看上病, 使“农机大夫”给“生病”的农机及时治病,治好病。这就需要党政部门要有真正的担当意识,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决策部署,为机构服务打好基础。
3、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解决机修场地问题。农机易损坏需要场地修,解决机修场地规划的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当务之急。现有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要革新,做到土地资源合理使用。机修场地的规划建设,既是农机化发展需求,又是保粮食安全生产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惠利广大农民的好事。消除制度障碍,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将闲置荒芜的土地合理规划利用起来。落实解决机修场地问题,实现日修百台农机的收获,发挥百台农机的作用,适时抢收抢种,不误农时,确保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4、补齐“三农”领域的短板,重视群众无法解决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机修行业虽然是冷门,但也不能被漠视。党政部门对机修场地规划建设问题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决不能敷衍了事。要能充分认识到机修是农机化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不留遗憾地把机修利民之事办实。解决机修用地难题,补齐机修短板,充分发挥农机维修作用,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节支降耗,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
强烈呼吁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强烈呼吁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三农”问题是“十四五”规划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相关部门对机修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强,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缺乏新的发展理念,造成机修场地严重缺乏,制约和影响农机化的健康发展。

李祥斌
李祥斌认为,解决机修场地规划问题,注重机修场所的环境建设,是立足为农业生产服务,是确保农业生产,确保获得农业丰收的客观要求,也是“三农”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配套的基础性工作。这就需要党政部门,深入了解,认真研究,统筹协调。解决机修用地问题,加强农机维修保养,提高农机设备使用效率,达到为农业生产争时间,抢速度,防灾害,保丰收的目标。对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盼望引起相关党政部门的重视,只有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李祥斌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强烈呼吁解决农机维修场地问题。
1、解决机修场地确保农机维修是党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机修行业普遍存在场地缺乏的“短板”,造成机修难的问题。要把为农业生产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解决机修场地、确保农机维修、增强机修活力、提高农机效率、夺取农业丰收是党政部门不可懈怠的责任。
2、“农机医院”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驾护航”。农机化发展离不开 “农机医院”和 “农机大夫”。机修受场地制约,有毛病的农机“求医无门”或“病急乱投医”,严重影响农机化的健康发展。规划建好“农机医院”,让农机住上院、看上病, 使“农机大夫”给“生病”的农机及时治病,治好病。这就需要党政部门要有真正的担当意识,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决策部署,为机构服务打好基础。
3、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解决机修场地问题。农机易损坏需要场地修,解决机修场地规划的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当务之急。现有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要革新,做到土地资源合理使用。机修场地的规划建设,既是农机化发展需求,又是保粮食安全生产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惠利广大农民的好事。消除制度障碍,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将闲置荒芜的土地合理规划利用起来。落实解决机修场地问题,实现日修百台农机的收获,发挥百台农机的作用,适时抢收抢种,不误农时,确保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4、补齐“三农”领域的短板,重视群众无法解决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机修行业虽然是冷门,但也不能被漠视。党政部门对机修场地规划建设问题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决不能敷衍了事。要能充分认识到机修是农机化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不留遗憾地把机修利民之事办实。解决机修用地难题,补齐机修短板,充分发挥农机维修作用,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节支降耗,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 上一篇:瞄准市场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
- 下一篇:刘汉如:建议国家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发动机
相关文章
- 06-27小螺丝也要“小题大做”--记合肥机场转场后如何
- 04-18钱营孜矿打造降本增效“升级版
- 03-02百善矿2015年“文明创建月”活动正式启动
- 03-05【代表建言】三大建议,推动水泥行业绿色发展
- 03-25朱仙庄煤矿女职工“三八”节里欢乐多
- 05-13马钢3号连铸机中控主操王艳连铸之花越开越艳
- 06-27“合肥速度”铸精品--记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合肥联
- 09-28记深圳地铁11号线11302-1标(后海站)质检部长周
- 05-24“中国品牌”的承诺 奇瑞打响海外市场“保卫战
- 08-20人人都是效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