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以实战锤炼技能,合肥市婚调“大比武”决赛开赛

时间:2025-08-09 15:2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彭学英/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8月7日,2025年合肥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大比武活动决赛火热开赛,本次活动以守护婚姻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由合肥市妇联、市司法局、市中院、市民政局联合举办,来自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市婚促会的42名调解员,心怀对调解事业的热忱与担当,围绕笔试+案卷评查+知识竞答+模拟调解等环节展开激烈角逐,以实战竞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8月7日,2025年合肥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大比武”活动决赛火热开赛,本次活动以“守护婚姻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由合肥市妇联、市司法局、市中院、市民政局联合举办,来自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市婚促会的42名调解员,心怀对调解事业的热忱与担当,围绕“笔试+案卷评查+知识竞答+模拟调解”等环节展开激烈角逐,以实战竞技展现基层调解员的专业风采。
  层层筛选:以考促学夯实调解根基
 
  本次“大比武”自7月启动以来,全市13个县(市)区、开发区积极响应,通过“理论笔试+案卷评查”综合筛选,不仅考察选手“懂不懂法”,更考察“会不会用”,最终17名个人调解员、6支团队(每队3人)晋级决赛,均为基层调解一线的“实战能手”。
  个人赛:模拟调解现场演绎“情理法融合”
 
  17名入围选手现场抽取案例,围绕婚姻情感、恋爱同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财产继承、离婚等高频婚姻家庭纠纷展开实战演练,重点考核矛盾焦点捕捉、情绪引导技巧、法律政策运用、解决方案可行性等调解技能。现场,“当事人”情绪激动、诉求尖锐,面对“当事人”的哭诉与质疑,选手们各显身手:有的以“共情式倾听”稳定“当事人”情绪,有的依法定纷止争,有的聚焦共同利益,提出创意调解方案。一位参赛选手赛后坦言:“调解不是判对错,而是找平衡。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解开当事人心结。”
  知识竞答:分秒必争比拼理论功底
 
  知识竞答环节围绕婚姻家庭领域热点法律问题和调解知识展开,设置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种类型,参赛队伍你追我赶,分秒必争,机智选择,沉稳作答。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配合默契,展示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积极的心态。
 
  团体赛:模拟调解展示“多元化解术”
 
  团体赛的“模拟调解展示”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婚外生子,为谁负责?》《“探视”风波》《继母的“窝”》等六个不同类型的调解案例相继登场,6支代表队以角色扮演、模拟调解过程的方式,综合展示调解思路、调解方法、调解能力。“这种模拟调解展示的形式很新颖,好像在‘手把手’教我们怎样开展调解工作,既有真实参与的感受,又有释法说理,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调解案例课。”一位观摩的调解员如是说。
 
  为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婚姻家庭纠纷的核心是人的矛盾,调解员既要当好‘法律明白人’,也要做好‘贴心娘家人’,用心、用情、用法,才能守护好每个家庭的幸福”,专家点评从法律和心理角度解码调解艺术,让所有参赛选手和观摩人员体会到了调解的真谛。合肥市婚调“大比武”设置了个人和团体两个赛道,旨在突显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展示与团队的协同实战效能,通过双轨并行,全面覆盖调解工作的个体素质与团队合作。下一步,合肥市将以此次“大比武”活动为契机,持续完善婚调专家库,提升“专业调解+多元联动”的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专业调解力量下沉社区、融入网格,加大基层婚调队伍培训力度,真正把“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治理,为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相关链接:获奖名单
 
  团体赛
 
  一等奖:巢湖市代表队
 
  二等奖:庐阳区代表队、新站区代表队
 
  三等奖:长丰县代表队、市婚促会代表队、蜀山区代表队
 
  优秀组织奖:长丰县代表队、巢湖市代表队、庐阳区代表队、蜀山区代表队、新站区代表队、市婚促会代表队
 
  个人赛
 
  一等奖:汤梅玲。
 
  二等奖:郭明娟、张倩茜
 
  三等奖:卫娟、张敏、胡红胜
 
  优秀奖:宋佳宇、孙玉兰、王云、曹卓然、曹韵韵、李英、陶艳艳、王慧娟、吴梦晨、张帅、欧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