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合肥市召开
时间:2025-10-18 13:1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彭学英/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10月20日22日,以科技智造强链条,创新融合优生态,改革赋能促发展为主题,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将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构建监管和业界的沟通纽带,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监管改革、原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大会走进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市,在这里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持续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10月20日—22日,以“科技智造强链条,创新融合优生态,改革赋能促发展”为主题,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将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构建监管和业界的沟通纽带,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监管改革、原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大会走进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市,在这里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持续跃升。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合肥市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全市主导战新产业之一,明确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型发展。
合肥抢抓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为引领、以生态为支撑,充分发挥自身科创和产业优势,加速构建全链条、高能级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医疗器械产业近三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获评省级高端医疗器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已达7家,集聚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千家。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较2022年增长55%,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中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高值耗材占比近六成。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品类最丰富的医学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牙科CT和角膜塑形镜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质子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以及全国主要的医用可降解高值耗材生产基地。构建“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发展布局,合肥肥西县药谷科技产业园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唯一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园区。
肥东县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园、长临河科创小镇等载体赋能产业发展。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15强。合肥经开区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产业创新百花齐放,科技引领显著
合肥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器械产业跃升。组建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建设市级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区,推动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登门入室”挖掘创新源头活水,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72项,孵化培育生物医药企业74家。启灏医疗、博雅迈特各2款产品入围国家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名单。5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覆盖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可降解高值耗材、介入式心血管辅助系统等医疗器械前沿领域。87个产品进入省级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启动《合肥市技术经理人培育发展条例》立法,建设科学家与企业家双向奔赴的创新体系,助力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合肥医疗器械企业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中加健康MOBINEUROAlita1.5T术中磁共振系统实现脑部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国产替代;中科离子研制出全球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合肥“质子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锐世医疗全数字PET-CT单床位全身成像速度全球第一;树突光学术中体细胞级显影仪器为全球唯一;德铭电子微创治疗设备、中科知奇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技术、惠邦生物尿结合珠蛋白检测产品、必欧瀚胃泌素17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均属全球首创。
平台支撑日益完善,转化通道畅通
合肥市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等科教资源,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推动科研端与产业端的“双向奔赴”。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上交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等11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瞄准科技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推动科研仪器、实验设施等开放共享,打通科研创新成果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拥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21家,成立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医院正式开诊,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即将竣工,打造国内首个“医教研产”融合创新基地。积极争取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审评审批资源支持,为我市创新产品提供精准前置指导。与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共建市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加速医疗器械产品检测检验进程。新增生物医药产业专利预审服务,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不足3个月,缩短85%以上。在安徽省药监局的大力支持下,设立2个省级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打造成研发指导、前置咨询、审批服务等于一体的药械审评注册综合性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精准有效解决审评审批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服务要素保障有力,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合肥市通过整合科研、产业、金融等优势资源,提供接续式产业服务,形成环环相扣的服务链条,助力从科技成果到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组建由市领导任链长的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专班,建立“专班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服务体系。出台市级专项产业政策,加大对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产品研发的奖补力度。构建“政医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成立省内首家生命健康产业公司,组建5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形成超300亿元投资矩阵,常态化开展“创投城市计划”“投融医企行”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发展场景创新的城市之一,合肥市坚持将场景创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建成全国首个场景应用医院,定期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品种目录,打造若干药械场景应用基地,推动优质药械快速进院推广。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引育留用力度,出台合肥市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建立市领导联系科学家和企业家工作机制,招引核心研发团队。
支持在肥高校与市属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教学,推动职业院校与重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本硕博各层次毕业生年均超3万人。举办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会、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等高能级行业会议,营造国内一流的医疗器械产业生态。
- 上一篇:皖北煤电麻地梁煤矿综合防尘项目显成效
- 下一篇:安徽人工智能公司云迹科技成功上市
相关文章
- 01-07合肥瑶海:奋力转型打造合肥新兴增长极
- 06-03安徽省公布民办高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 08-24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分公司全力保发电高效履职责
- 06-04怀宁县新老农保并轨坚持“三步走”
- 10-28内蒙古电视台掘金皖北煤电智能公司5G+建设
- 03-20中煤矿建29工程处赤峪煤矿工程开工
- 08-10中铁四局市政从八个方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
- 01-12怀宁县职介经纪人制度日臻完善
- 07-17合肥市瑶海区首座徽派免费公厕亮相
- 05-11合肥市瑶海区百岁老人的“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