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捞”的前提是诚信
时间:2015-03-0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胡云峰 / 文
近日,一则离职员工敲诈原企业50万被拘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热议。事情大致经过是:员工裴某在“海底捞”工作期间,向公司就人力资源改进提出建议被采纳,却未得到升职和奖励,愤而离职后利用手上掌握的人事信息向“海底捞”索要50万元。
其建议值不值50万元姑且不论,做法却显然已涉嫌违法,所以,被拘是情理之中的事。诚然,裴某的做法不妥,但反过来想,“海底捞”也有不对的地方,甚而这一事件曝光后,其潜在损失要远远超过50万元。
众所周知,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而“海底捞”显然在整件事中毫无诚信可言。企业追求的是效益,对此,“海底捞”毫不掩饰,“海底”都想“捞一把”,其雄心勃勃可见一斑。“省到即赚到”,“海底捞”可谓深知其中“三味”,于是把承诺且放一边,以失信为企业省下一笔,令员工裴某心寒的事情就此发生。
中国人历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了鼓舞士气,华元吩咐大锅炖羊肉犒劳士兵。按“一人一块”的标准,偏偏到华元的马车夫羊斟那,没了。羊斟那个气啊,“这不是出我丑吗!”于是第二天在宋郑二军打的不可开交之际,径直把马车赶到郑军军营去了,并来了句俏皮话:“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害得华元吃了败仗不说,还差点丢了性命。可见,诚信,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军队,都是打胜仗的基础啊!
对于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进行奖励,是企业的惯例。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通过这一纽带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新闻中拿升职和奖励来看,“海底捞”也是有这一机制的,而且极有可能有人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了升职和奖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其诚信的问题就更大,也就是具有随意性,那么,裴某这么做,虽然碍于法,却也合乎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肯定希望员工对其是诚信的,合作伙伴对其是诚信的,将心比心,做出失信的事,怎么都说不过去。而且,这种短视的行为,势必会影响其长期战略构想,设若因此给各界以不诚信的印象,造成企业内部职工不安,合作伙伴不安,那么,其惨淡的前景可想而知!
企业追求效益没有错,但不能以失信损害职工的应得利益为筹码,做人,需要诚信,做企业,也是一样。希望“海底捞”和有类似行为的企业能够从中深刻反思,诚信,是“捞”的基础,“捞”,从诚信做起!
- 上一篇:马钢新区四钢轧总厂多举措严把物流产品质量关
- 下一篇: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添“新军”
相关文章
- 09-03悦享假期,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小朋友体验陶艺
- 01-28孙疃矿:疫情防控全矿督查不留死角盲区
- 10-22一家民营物流企业“自主”情结深寄华菱汉马
- 02-27面授“机宜”,怀宁县科技特派员为春耕生产赋
- 04-02合肥经开区向低效用地低端产能宣战
- 05-21外柔内刚智能纯电A级车新物种钇为3开启全球预售
- 09-18中煤集团技能大赛众员工同台竞技展风采
- 05-01中铁四局装饰公司鄂尔多斯项目党支部建设学习
- 02-12从哪吒到DeepSeek:探秘爆红背后的高新力量
- 09-12铜陵有色金口岭矿业选铁车间现场教学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