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创新冲破增效“天花板”
时间:2015-06-20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李继峰
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全力推进大众创新全员创效工作,累计投入科技资金1300万元,取得各类创新成果56项,10项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为矿井多回收煤炭20万吨,增效7600多万元,。
6月11日早班,在皖北煤电产能最大的3213工作面,员工正在使用矿自主研制的综采面电缆自移装置,仅用50分钟,就把重达30多吨的电缆移到指定区域。
“过去,我们移这些电缆需要9个小时不能生产,少生产3000多吨煤。矿工发明的自移装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煤事业部部长张金钟介绍道。
近二年来,采煤事业部就有支架操作阀组护罩、乳化液自动供给装置、风巷超前支架推底装置、拆卸采煤机滑靴连接销装置等四项技术项目投入使用,解决了制约高效生产的科技难题。原煤生产效率由2013年的31.1吨/工提高到了现在的41.5吨/工,在安徽全省属于一流的效率。
钱营孜矿致力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个矿提出“经济综合、生产优化、机电设备、技术攻关”4项课题和19个单项攻关项目,来剖析管理短板、制定应对措施、确定研究课题。生产优化提升效率。钱营孜矿通过优化设计、优化人员组合、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工时等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各项技术任务。据了解,5月份完成岩巷大断面进尺163米,创造了集团公司大断面进尺纪录,前五个月,岩巷大断面单进18队次突破110米,成绩雄冠皖北矿区。
与此同时,作为皖北地区产能最大的现代化矿井,钱营孜矿使用的装备多是煤炭行业的先进产品,这些身价不菲的设备,在生产过程常会出现“水土不服”。针对这种情况,该矿向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创一流的岗位业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攻一项技术难关、传一项技能绝招、发明一项专利”的建议,依托矿分散各单位的创新工作室,围绕生产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和技术薄弱环节攻坚克难。
目前,这个矿已有50余项“含金量”五小创新成果,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达2100万元,这些成果将被应用到生产与管理之中。不但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影响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安全系数,促进矿井的稳定健康发展。 - 上一篇:刘桥一矿综采一区党建主题活动激发活力
- 下一篇:靳伟:淮北矿业“五好职工”
相关文章
- 04-23雷鸣科化风险清单管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 08-29怀宁县马庙镇:“海虾淡养”拓宽乡村振兴路
- 09-15钱营孜矿荣获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称号
- 12-15退休党员试乘合肥地铁2号线感受城市变迁
- 05-31构建和谐项目 中铁二局四公司两项目部做好后勤
- 07-13中铁四局一公司某项目部征地拆迁有新进展
- 06-26安徽新增一处亚洲大型水上游乐目的地活海
- 06-07朱广利:中煤新集公司救护大队“逆行者”
- 08-03“保姆式”服务 合肥蜀山区为民营经济打通“任
- 10-17怀宁县再次提高各类救助对象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