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开启物联配送新模式
时间:2015-09-2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李继峰
9白24日下午3点15分,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开拓事业部部长徐钦民轻点鼠标,通过电脑就可以看到:西三轨道使用的两车喷浆料已到迎头。20分钟后,现场的跟班队长汇报:“开始喷浆了”。这是该矿推广物联网技术,实行全矿“物料配一体化”送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受‘互联网+思维’的启发,打通了诸多信息孤岛,收编全矿五个下料队为专业物流配送队,以‘数据集中化、材料信息化、考核实时化’为目标,开发物流管理平台,通过删繁化简,收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功效。”矿长吴劲松说。
聚零为整,堵住“老鼠洞”。这个矿将各生产单位用料领实物的权力收回。材料使用的审批,都在网上进行,有效杜绝了“跑冒滴漏”。在井下建了大型材料库,存放着井下采掘、生产辅助等单位所用的四类39种常用材料。使用多少领多少。配送由专业队伍,集中护送至工作地点指定位置,并交接给使用单位。
环境清洁,矿工“无毒”作业。“过去,我们喷浆都在现场人工拌料,现场都是水泥粉尘,这种接尘作业,对员工伤害很大。员工谁拌料,我们只有采取加工分办法。”徐钦民说:现在好了,哪个迎头需要喷浆,只要提前3小时,将《用料申请表》审批好,送到物料配送中心就行了。和好的喷浆配送到迎头,井下现场不再受污染了。材料到哪了,也不用着急,电车上都装有定位仪,材料的运行轨迹,在电脑上都用查到。”
“无序”变“有序”,井口不再“比拳头”。过去,付井口作为全矿的材料聚集地,是最乱的地方;时常出现各单位料员们,争吵甚至打架的事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自家材料的早入井,自己早完成任务。现在,这个矿并五个小队为一个大队,减少下料人员40多名。材料配送实现全矿“一盘棋”,每天打到井下的车辆,也有320车下降到160车左右。
量化分析,压力传递到岗位。该矿物流管理平台除跟综材料信息外,还包含设备管理、市场化、日常考核等五大子系统,各单位每天的材料数据及时录入相应版块。“以前区队材料费用节支、产量完成情况都是简单的数据,现在经系统分析形成走势图及柱状对比图,直观形象。”采煤事业部部长张金钟每天上井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开数据分析图库,像查看“股市大盘”一样研究曲线图、柱状图,“过去是干后算,现在算着干。信息以直观、简洁的图表形式展现,根据历史数据可预测自身发展及兄弟单位的管理差距,达到过程控制、成本预警、及时管控的目的。” 相关文章
- 04-03多措并举,淮北青东煤业密织春季防火“安全网
- 08-04怀宁县多长消费扶贫活动为脱贫攻坚再添柴
- 06-02怀宁县民族村从“空壳村”嬗变为“富实村”
- 09-08华塑股份公司机械动力厂老员工“抢”徒弟
- 08-31【合肥五年看点】下好“先手棋”,合肥市激活
- 12-30助力乡村振兴 怀宁县现场培训“田秀才”
- 11-03怀宁县健康脱贫立足“两降四提一兜底”
- 10-09涡北选煤厂提升竞争力实现智能生产
- 04-01合肥市瑶海区幼儿竞技“定向运动”
- 08-21怀宁县开发区从存量中寻找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