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创新中“闪光”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要闻 >

让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时间:2014-09-1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记安徽淮北矿业股份海孜煤矿技术科副科长钱宏
姜秀梅 / 文
 
    衣着朴素,中等身材,不善言辞,圆圆的脸上常常挂着朴实的微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和蔼可亲,一副秀气谦逊的书生模样。他就是1985年出生,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曾荣获多个省市级设计奖项,现任海孜煤矿技术科副科长—钱宏。
    磨练自己,煤海深处放光芒。2007年和所有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钱宏走出校园,离开家乡重庆市璧山县,以满腔热忱、赤诚奉献的精神来到淮北矿业千米深井---海孜矿,从此立志煤海、扎根煤海,以矿为家。
    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钱宏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作为产生创造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不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书本上的理论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带着这样的想法,为更好的学习现场经验,了解煤矿生产环节,适应矿山生活环境,报到后的钱宏主动要求到采掘一线进行工作锻炼。虽然井下工作,特别是采掘一线是最基层、最危险、最艰苦的,但他把这看作是自己学技术、长见识、增才干的好机会。为尽快熟悉全矿系统及工艺流程,钱宏主动下井跟小班,加强井下现场的学习,与工人师傅们同上同下,熟悉现场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从不以技术员的身份自命不凡,反而不断的向老工人学习交流经验心得,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被他画满了勾勾叉叉、图形文字,可谓是字字上本,句句入心。升井后,他还注重理论知识的收集和整理,按时参加矿每周技术例会,认真编写技术总结,并担负起区队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的编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钱宏当时所在区队施工的1031风巷是矿井接替的重点工作面,受落差较大、断层顶板淋水等因素影响,施工难度很大,那是他工作后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在考验面前,钱宏处之泰然,科学应对,把丰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完美结合。在过断层期间,他通过认真分析岩层层理、实施科学预判,采用平剖面制图技术,形象地揭示了大断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并制定出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避免了大量巷道投入,使地质构造影响段100%安全穿过,且至少提前15天过完断层,为矿井生产接替提供了有力保障。按当时市场原煤售价500元/吨计算,15天可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两年多的采掘一线锤炼使钱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他所在的区队从没有因为技术上的失误而造成安全生产上的被动。
    勇挑重担,踏实工作写新篇。2009年,由于工作出色,岗位需要,钱宏被调到了矿技术科,担任全矿的矿井生产系统设计。历经两年多的生产实践,“科班”出生的钱宏更是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海孜矿是全国少有的‘五毒俱全’高瓦斯矿井,地质极为条件复杂,抓好矿井系统设计就等于牵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钱宏深有感触的说。因此,工作中他本着规范,简单,环节少,直观性好的系统设计原则,严格按照矿井生产需要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尽可能设计大工作面、大采区,从而提高矿井吨煤掘进率及工作面单产,确保最大效率的发挥综掘综采设备能力。特别是在两淮煤层赋存复杂的情况下,钱宏根据相关资料,仔细分析煤层走向,经过多次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率先采取了倾向320m大工作面布置,全部推行了生产工艺机械化,直接减少巷道投入1800m,节省巷道成本1000余万元,实现了煤层赋存复杂区域生产系统简单化,生产效益最大化。大胆、科学的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使用,使整个矿井掘进机械化程度由2007年的12%提高到2013年的57%,矿井100%实现综采机械化,有力加快了矿井向现代化大型机械化矿井发展迈进的步伐。
    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写辉煌。肩负矿井系统设计大任的钱宏,致力于科技创新成为了他不懈的追求。工作中,他全面考虑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系统设计与优化,横到掘进前的瓦斯治理,纵到掘进期间的生产安排和回采期间的各个环节,钱宏都要严谨细致、全盘考虑。Ⅱ1026综采工作面是海孜矿加快开采、确保矿井正常接替的效益工程,也被集团公司列入重点考核项目。为按期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在时间紧、资料缺的情况下,钱宏与同事通力协作,集思广益,埋头苦干。在那段时间里,他紧紧围绕瓦斯治理、上覆巨厚火成岩、顶板离层水及后路连续化运输多个难题,经常跑现场、查资料、潜心钻研,常常是整夜在办公室度过……最终确定了采取留煤柱采空区滞后注浆的最优方案,并通过了集团公司审核验收,进一步提高了瓦斯治理效果,实现了施工安全和生产高效的目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在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钱宏把还把科技创新作为战胜困难的强大引擎,通过简化系统,减少投入,深挖内部潜力,千方百计为矿井增效添“筹码”。他着手优化井下各生产系统,减少运输环节,在Ⅱ32和Ⅲ101采区设计中实施皮带运输改造,率先采取运输人行合一,有效的减少了近2000m岩石巷道,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减少岗位工20名,实现了机械化连续运输,确保了生产安全,为矿井创造了1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钱宏牵头攻关,通过现场调研和技术分析论证,在处理三角煤的问题上集思广益,采取短面拐弯沿断层保护煤柱布置,合理、有效的回收了三角煤,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为矿井增加了15万吨优质焦煤,创造了上千万经济效益。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千米深井围岩性质和支护理论的探索研究及综采工作面设计和矿井系统优化设计,并分别获得2013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集团公司一等奖的好成绩,2012年5月他荣膺“淮北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由于技术功底扎实,在设计岗位上五年多来,钱宏曾多次出色参与完成矿井生产系统设计和优化等任务,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及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了重要保障,也让他对煤矿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提起未来的打算,这个85后的副科级干部谦虚之中充满了自信:“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我将致力于矿井科学设计, 注重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把海孜矿设计为淮北矿业富有创意、充满活力、具有价值的现代化矿井,让自己的青春在企业创新中永远“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