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城将使合肥“大菜篮”更丰富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徽商城将使合肥“大菜篮”更丰富

时间:2012-12-14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本报记者 张晓梅 张骅 

 

 

明年8月,升级扩容后的新周谷堆市场将启用,而合肥另一“大菜篮”——徽商城也将在今年年底就将“开市”,届时,合肥“大菜篮”将更丰富,合肥周边小户的菜农、安徽省内大蔬菜基地也将有一个进场直销流通平台,而合肥市民也将享受更新鲜实惠的蔬菜。

“大菜篮”将使蔬菜物美价廉

    高温伏缺或是冰冻极端天气期间,菜价水涨船高;精品菜需求高,但不易保存,同时靠外地供应太贵……冷库或许可以化解这一矛盾。据了解,合肥新周谷堆市场以及徽商城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兴建大型冷库,届时将极大满足市民对精品菜的需求,同时对平抑菜价也有好处。

据了解,新周谷堆市场将建成2万吨低温冷库和2万吨高温冷库。而徽商城则已建成45500平方米冷库,将为蔬菜提供一个巨大的“保鲜仓”。徽商城项目负责人王贤俊表示,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品菜在超市、酒店的销路都不错,过去主要是受到保鲜问题的掣肘,很难形成大的交易规模。此次市场建成大区域冷库储存精品蔬菜,解决了精品蔬菜不易保存的问题。届时,市场将培育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精品菜交易中心。

通过发挥冷库的功能,我省的蔬菜种植户和经营户可直接将农产品存放在家门口,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保鲜成本,市民可吃到更便宜的精品蔬菜。同时也提高了合肥“大菜篮”的存储能力,意味着合肥抵御雨雪极端天气以及平抑此期间菜价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届时,整个合肥市场冷库农产品存储量,最低可满足合肥市场一个多月的供应。

各地菜农可直接进场做批发

“每年到蔬菜上市季节,我们大多只能等菜贩子上门收购。”庐江新艺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任丽娟说,这样一则销售渠道窄,二来也没有定价权,菜农赔本贱卖的情况经常发生。而这一现状即将改变,任丽娟们或许有新的选择——直接进批发市场进行展销和流通。

据了解,与传统农贸批发市场主打经营户不同,徽商城分层次设立三个区域,开创性设立蔬菜种植户的专门交易平台。市场首设自产菜交易区,占地1.6万平方米,可容纳150户入场,每户每天可经营约5万斤蔬菜。这一区域主要针对舒城、庐江等合肥经济圈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

在精品蔬菜区,将专设60个仓位,全省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蔬菜大户可入场展销并进入批发流通。另外,还将设立一个专区,供附近的菜农进场卖菜。菜农哪怕只载着一个三轮车的菜,也可到市场销售。他们可以选择供货给市场的批发商,也可以当场与进货方完成交易。菜农不仅得到一个菜市场更好的上市平台,同时还将免交进场费。

让菜农在家门口销售自产的农产品,通过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可以更好地服务农民、方便市民,架起一座连接菜农和市场的桥梁。对于市民来说,蔬菜从田间地头由种植户直接进批发市场,减少了批发商的环节,上市的价格将更便宜。而对于蔬菜种植户来说,节约出给批发商的利润,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平台的辐射,销售终端将更广。届时,地产菜将可卖出好价格。

徽商城让更多安徽人吃上当地菜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合肥蔬菜价格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蔬菜价格和居民收入比处于相对高位。“这与批发商舍近求远有较大关系。”业内人士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县级以上蔬菜经营户共532家,其中在合肥进货的不到三分之一。皖南的经营户大多到江苏常州的农贸批发市场进货,皖北的经营户则倾向于到江苏徐州。包括合肥本地的经营户,消化本地菜的量也不大。这就形成一个尴尬:安徽本地人吃外地高价菜,本地菜农种的菜却卖不掉。

“我们希望吸纳更多的本地菜农来市场,也希望将流出外省的经营户拉回安徽,让更多安徽人吃安徽菜。”徽商城项目负责人王贤俊表示。据了解,与传统不同,徽商城开业后,将实施单向收费,即只向卖方收取交易费用,买方进场交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另外,将建成“配送式市场”,实现“市场式配送”。这种配送方式除了能让商户不愁销路,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因而,该市场的蔬菜价格将更加便宜,一斤蔬菜估计要比市场批发价便宜一毛钱。

媒体联盟将会使菜农信息更畅通

   “萝卜滞销”、“白菜贱卖”、“花菜歇菜”…… 很多市民对这样的消息已经不再陌生。每当地产菜滞销,就会出现“县长卖菜”、“媒体吆喝”的局面。但这一权宜之计却并不能根本地打开销路。记者了解到,合肥的农贸批发市场正在谋建媒体联盟,将为皖产菜销路打开一扇门。

“山东的黄瓜总是比安徽本土的黄瓜好卖,因为它们的品相更好看。”徽商城项目负责人说,但事实上,也许它的品质并不如地产货,品相过分出色的蔬菜甚至可能利用农药进行过“化妆”。他表示,该市场将对进场蔬菜实行严格的农残检测和追溯系统。

同时,还将组建媒体联盟。一方面,引导市民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对进场销售的蔬菜基地,在蔬菜播种初期,即加强信息引导,增加农民获得市场价格信息的渠道,使农民和市场的信息对称。蔬菜生产期间,还可组织媒体到基地实地探访,监督蔬菜生长环境及质量安全。上市期间,还可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产销双方对接。以此做到菜农种菜“心中有数”,市民买菜“心中有谱”。这样,不用等到蔬菜出现问题、出现滞销时来“救急”,而从根本上解决蔬菜卖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