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稿 许继伟:国家应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两会专稿 许继伟:国家应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14-03-08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两会专稿
 
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副市长许继伟
国家应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本报记者 吴明 张晓梅 张骅
 
许继伟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作为黄山市的一名人大代表,听了总理的报告后,倍感振奋,倍受鼓舞;黄山作为一个生态大市,落实总理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感到身上的任务更重,肩上的责任更大。这是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副市长许继伟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的一番话。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对重点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黄山的母亲河新安江横跨皖浙两省,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水源地。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政协,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2007年,新安江流域被列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试点,2010年12月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几年来,我们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的总体要求,全力以赴做好试点各项工作,并以试点为契机,组织实施了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截至2013年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投资345亿元,其中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完成投资60.7亿元,实施项目156个。目前,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和稳定。根据皖浙两省联合监测结果初步测算,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均符合试点方案考核标准,且好于2008~2010年三年平均值,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许继伟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推进试点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流域实际、具有黄山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实践证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有利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理清相关各方责任,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有利于探索建立上下游“生态共保、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共建共享机制,满足流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整合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流域诸多矛盾和问题。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国家破解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改革命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示范意义。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也确实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许继伟说,一是资金的压力。目前,补偿资金的标准偏低,而黄山作为欠发达地区,自身财力有限。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巩固提升保护成效,资金缺口还比较大。二是保护的压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流域年均径流的减少,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各种污染物增加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持续保持水质优良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发展的压力。为保护好新安江,上游人民付出了极大代价,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近年来,全市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优化升级工业项目450多个,拒绝进入污染企业180多家。但目前流域上下游在人均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上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上游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极其强烈。
    许继伟认为,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从上游到下游、从政府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参与和配合。为此,他从四个方面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已经实施试点的新安江流域等地区,进一步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资金使用范围,由现在主要用于工程治理扩展到对渔民、林农、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者直接补偿以及地方发展机会成本补偿。对尚未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地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加大对上游地区转型发展的政策扶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流域生态保护的根本保证。上游地区受制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建议统筹考虑流域上下游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现状,加大对上游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政策支持,包括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农林产业、建设低碳高新园区等,推动上游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将流域内相关地区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是加大对上游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议逐年提高中央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推进流域上游地区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让上下游群众平等共享流域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成果。
    四是加大对流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上游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建议国家对上游铁路、公路、机场、防洪保安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立项、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尤其要重视生态移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集镇和部分条件较好地方的小集镇建设,为移民创造工作和生活基本条件。